2021-01-05 12:03:01
Photo by Elle Hughes from Pexels
不久前,剛為文討論南山人壽境界成就計畫遇到的問題點,沒多久,換美廉社的新聞出現了。
曾經有客戶跟我提到一個案例,他們是頗具規模的連鎖餐飲業品牌,他們請來的專案經理來自製造業,而他們最後依照該專案經理的建議,選擇了製造業的ERP系統,結果該系統過了一年還無法導入上線。
這個問題其實從我們開始發展hr system開始(一直到後來發展成雲端人資系統),就不斷跟隨著我們。很大一部份原因,不同行業關注的基礎大不相同。
與我熟識多年的ERP廠商業務經理,在我們共同參加的一個廠商活動時,遇到了電線電纜製造產業的客戶來詢問ERP系統產品,他知道他們是什麼產業之後,立刻說明他們的產品無法因應,請他另外找尋。
事後我問他,我記得他們產品不是還蠻彈性的,為何無法處理這個客戶問題?他很坦率的跟我說,電線電纜產業,進貨單位是用重量,出貨單位卻是長度,他們系統無法處理。
是的。就連一樣是製造業,系統都有可能無法配合,何況是不同產業呢?
以我們發展FemasHR雲端HR人資系統為例,最早期是來自公部門醫療機構的需求,除了人員別有分公務人員,適用不同法令、勞工,員工又分行政人員、醫師與護理人員等(工作執掌大不同),而人數佔大宗的護理人員,又經常性的需要進行排班管理。這種情況下,系統必須支援多種不同法令的管理模式,又需要支援不同工作類型的細部規則,還需要支援非常多樣化的排班。
後來,客戶拓展到金融業,客戶上班時間比較規律,但是相當注重人員的管理細節,又重視自動化、人性化的需求,因此系統必須要有嚴謹的流程,並且盡量減少人工作業,自動核算所有出勤異常,自動更新所有報表。
當系統客戶逐步拓展到製造業後,一開始小型製造業客戶,系統還能夠勉強符合需求,但是到了中大型製造業客戶,薪資結構開始變得相當複雜,加班費、誤餐費,有許多的條件,如果用專案客製來開發,基本上就是花時間解決。但是如果是要讓系統本身就能夠根據不同客戶彈性因應,透過參數調整來處理,突然變成產品設計的巨大挑戰。
後來,我們接觸到零售、餐飲業客戶。突然發現產業型態跟製造業或其他行業很不同(參考:為什麼餐飲業的排班方式這麼特殊?為何會有空班?)。特別是餐飲業客戶,有大量的工讀生、PT(時薪人員),上班時間很不固定,而且還有淡日旺日,基本上是每天人力需求都不同,因此,排班需求也很動態彈性。而連鎖零售餐飲業,有一個與其他產業很大不同的點,就是店長的重要性。
製造業其實是按照生產管理需求排定人員,而產線的設計也讓人力是可以由產線主管或生管單位事先決定的。如果人力有空缺,幾乎事先都請假換班。
但是連鎖餐飲、零售、服務業就不一樣了,如果遇到旺日或當天來客數太多,可能要臨時請其他分店支援,或是多找一些臨時人員或工讀生。如果遇到淡日,就可能減少出勤上班的人力,無論如何,都需要第一線的店長作出快速的反應,調整排班表,查核出勤狀況,立刻找人補上或調整人力。
另外,餐飲業ERP,也跟一般的製造業、零售業ERP需求大不相同。餐飲業的進貨,多半是蔬菜、肉類,有很短的保存期限,製作出來的是食品,也無法隔夜食用,這些都跟製造業進貨、存貨、出貨的保存需求大不相同。
這些需求都與製造業需求很不相同,如果用的系統(ERP系統或HR系統),過去客戶是以製造業居多,沒有許多零售、餐飲、服務業的導入實績經驗,就很可能對於行業的需求不夠瞭解,對於行業的運作流程沒有足夠的配套,而必須在一開始導入時,經歷許多的訪談、需求確認,同時還需要很長的驗證週期,以及上線前準備。
如果過去經驗少,那即便開始上線了,也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必須進行磨合修改,因為太多問題,是使用者正式使用之後才會感覺、發現,也就是說,基本上這段時間,客戶仍然需要很大耐性跟投入大量人力資源,協助驗證、修改這樣一套系統。
而因應勞動潮流的改變,勞動法令幾乎逐年修改(2020又多了勞動事件法,衝擊也不小。參考:勞動事件法會對企業出勤管理造成什麼衝擊?),外力的影響,讓需求處於持續變動的狀態,特別是類似連鎖產業這種適用變形工時制度的行業,如果採用的不是擅長這個行業的人資系統,將會經常要等待廠商修改系統,而且因為廠商不擅長該行業,而對新法令或因應措施不夠瞭解,可能常常還要指導廠商如何開發,即便開發出來還要不停試錯修正,費時費力。
相關推薦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