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消費模式也極大地改變了人與人、人與社會之間的溝通環境,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。“互聯網+”是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實踐成果,推動經濟形態不斷演進,從而帶動社會經濟實體活力,為改革創新發展提供廣闊的網絡平台。攝影課程是“互聯網+”時代最具特色的課程之一。它不僅具有文化性和藝術性,而且具有社會實用性,是實踐與藝術的完美結合。它不僅是傳播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,也是藝術專業的重要特色課程。
隨著全社會對應用型人才需求的提高,高校開始重視文科實踐教學的重要性,不僅增加了實踐教學在課程中的比重,而且加強了實踐教學。本文旨在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。對於攝影課程來說,實踐教學直接關系到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。在這一趨勢下,攝影實驗室的建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。在過去的十年中,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,數字技術已經融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,數字技術也成為當代各種媒體的核心技術,相機也從電影時代演變到了數字時代。與傳統攝影相比,它有一些無可比擬的優勢。
主要結果如下:(1)數碼相機的拍攝成本幾乎為零。與使用膠片相機時需要仔細估計曝光和仔細構圖不同,數碼相機的無閾值特性“拍攝並觀看”使其越來越受歡迎。(2)後期數字圖像的處理和制作方便。由於後期制作不需要在暗室中進行,只有使用計算機和photoshop、Lightroom等專業圖像處理軟件才能修改作品,將後期處理從傳統的暗室中解放出來,大大縮小了攝影的門檻。(3)數字圖像的可移植性。數字圖像打破了原有的照片存儲和共享的方式,不僅易於存儲,而且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共享和傳播。數字攝影正在改變著傳統的攝影方式,以其簡單、靈活、門檻低、傳輸速度快等優點,這種新的攝影手段的發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。數字攝影教學逐漸成為攝影教學的主流,數字攝影實驗室的建立適應了時代的需要。
因此,傳播部於2010年建立了一個新的攝影實驗室。攝影實驗室包括演播室設備和佳能EOS 1000D套14套,50D套1套,並配備長焦鏡頭、微距鏡頭、廣角鏡頭、魚眼鏡頭等數碼攝影、攝像設備;2016年又新增40台尼康D3300單反相機,兩台尼康D810相機配備廣角、標准、長焦、定焦等一系列專業鏡頭。攝影實驗室的建設水平直接關系到攝影教學的質量。完善的設備充分保證了攝影實踐教學中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