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師在堅守,學生“挖”不走 - TypingMe
老師在堅守,學生“挖”不走
标签:default
  2018-08-28 12:16:06, 修改于2018-09-11 10:20:08

老師在堅守,學生“挖”不走

又是一個新學期開始了,在湖南,像往年一樣,不少的學生前往地級市或省會,開始他們的求學路。一些名校、民校若明若暗的“挖人大戰”,將一些縣級成績好的學生“掐尖”走。生源流失對縣級教育帶來沖擊,不少地方的縣級教育出現“失血”狀態。

然而,在湖南省也有一些縣,卻在“生源大戰”面前,陣地巋然不動。湖南省懷化市會同縣,就是這樣一個“教育另類縣”。教師節前夕,記者來到這個“教育自信”爆棚的山區貧困縣探訪。

也曾“哀求學生和家長留下來”

在懷化市,一些高中的校領導們經常分片區到下面縣裏“挖”初中的尖子生,可大家都不情願分到會同,因為挖會同的學生,難。

“有一個學校的領導輾轉找到我,說,你們前一百名的學生我們挖不走,能不能推薦幾個兩百名以內的學生,我回去好交差。我說,那怎么行!”縣長周立志告訴記者。

作為全縣教育的領頭羊,在生源流失面前,會同一中也曾有不堪回首的一頁。

身板硬朗、不知疲倦的校長侯邦明有一股山裏人辦學的倔強勁。2002年,他到會同一中擔任校長。他清晰記得,2004年會同中考的前10名,有7人准備到外地讀書。他說自己永遠記得當時“哀求學生和家長留下來”、卻無功而返的情景。

“學生走了,說明學生和家長對學校不信任,這讓我和老師們感覺很痛苦。”

那段時間,跑到外面的學生高考失利後,想回到會同一中來複讀,被向來愛護學生的侯邦明一概拒絕,“就是為了爭一口氣。”

為了這一口氣,會同一中狠抓教學質量。“這是能不能留住學生的主要因素。”侯邦明說。2005年,會同一中高考“打了一個翻身仗”,高考成績躋身懷化市前列。他明顯感覺到,“家長、學生和社會的態度都變化了,以後學生流失明顯減少了。”

由於生源流失,湖南不少曆史上辦學質量很高、為一縣精英主要輸出地的縣一中現在已經滑坡,由此引發縣級初中、小學辦學質量下滑的連鎖反應。與此形成鮮明對比,2017年,會同高考質量綜合評估列懷化全市第一,實現“六連冠”。初中畢業學業水平考試9門科目平均分、合格率、優秀率27項指標17項列全市第一,綜合指標連續四年列全市第一。

會同一中更是亮出了“懷化市一流,湖南省知名”的辦學目標。侯邦明說,除非因為親戚調動等特殊原因,會同的高中生很少外流。“還經常有外縣學生想來我們會同一中上學,可是招生政策限制,他們難以如願。”

新學期開學,會同縣城小學生入學人數比幼兒園結業人數多了200多個,其中大部分學生是從外地回流。小學校長們認為,會同的教育質量名聲好,是吸引這些外出者子女的重要因素。

城北學校校長饒菊芳是當地資深的小學教師,自己女兒中考後,她曾經也動了送女兒去長沙讀書的念頭。

可是,經過反複考察比較後,一家人決定“堅信會同的教育”,“把孩子放在身邊陪伴,陪伴是最好的教育。”提到現已在知名大學醫學院讀大三的女兒,饒菊芳笑著對記者說:“我這一步走對了。”

也曾有成績優秀的孩子,到長沙“名校”就讀,然而高考成績並不理想。“雖然發揮不理想的因素很多,可之後好多家長送孩子出去上學變得更加謹慎了。我們會同自己的中學在懷化市就數一數二,沒必要送出去。”饒菊芳說。

黃若萱是會同一中的高二學生,經常考進年級前十的她是個“學霸”。

中考成績優異的她也想過出去讀高中,可念頭只是一閃而過。她認為,“出去讀書一是太麻煩家裏人了,照顧我的負擔會比較重。更重要的是,我們會同一中也不差,我們老師很負責。”

“我們不是只盯著尖子生”

窮縣會同,有一群戰鬥力“爆表”的教師隊伍,他們堅守崗位,甘於清貧,默默奉獻。

還有4年就要退休的謝超寶老師,是會同一中的一員老將。他回憶兩年前任高三年級組長時說,“我堅持和班主任一樣,幾乎天天守在學校,有時晚上12點以後還不能休息。在高考最關鍵的2016年上半年,我吃住在學校,僅在家裏住過三個晚上。”

為了增加學生營養,會同一中的班主任梁芳、李小林、莊芬香等老師,還經常給學生煮雞蛋。謝超寶說,捧著一顆心來,不帶半根草去。“從教35年,我深深地體會到,教育的根是苦的,教育的果是甜的,只有火才能點燃火,只有心才能塑造心。”

饒菊芳是全縣小學屈指可數的“特級教師”。為了山區的孩子們,她放棄了多次外調的機會。2016年,長沙某知名學校邀請她任教導主任,在縣教育局挽留後,她婉拒了。一家在會同投資房地產的老板,以高額年薪邀請她任貴陽項目配套小學的校長,她沒有動心。

她說,自己的使命,就是“為新開辦的城北學校"找到北"。

多年來,在長三角、珠三角等薪酬待遇較高地區學校“挖人”沖擊前,盡管也有“孔雀東南飛”,但會同一中的教師隊伍總體保持了較好的穩定。2016年前後,會同一中經曆了一次骨幹教師流失的嚴峻考驗。

近些年相鄰的貴州某縣,苦於缺乏優秀師資力量,把“挖人”目標鎖定住名氣較大的會同一中。如同一部驚險的諜戰劇,這個縣派員“臥底”會同縣,四處搜集骨幹教師的情況,通過熟人介紹,使用超常規手段開出特殊優厚的條件,少數教師因此出走。

會同縣領導獲知情況後,心急如焚,立即安排已從一中調任縣教育局局長的侯邦明前往勸說。

地理骨幹教師粟明坤,是侯邦明當年的學生,在勸說下回歸了會同一中。“這邊是尊敬的老師,大打感情牌,我聽得熱淚盈眶,不好拒絕;那邊是8萬元安家費和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,令我左右為難。”

“別人問我為什么回來?我後來想通了,是會同一中這個平台鍛煉成長了我。如果我們跑了,一中的教學質量下來了,靠什么留住學生?當老師,就不能只是看到金錢,一中是塊淨土,很多老師很純粹,我想我也得堅守這塊陣地。”粟明坤對記者說。

為了穩定一中教師隊伍,會同縣再出“奇招”——安排教育局局長侯邦明,再度返回一中出任校長。他一回來,不少老師就打消了出走的念頭。從教32年的他,治學和管理經驗豐富,在一中教師隊伍中有很高的威信。有人比喻,侯校長堪稱會同一中的“定海神針”。

顧全大局、臨危受命回任校長、把教師隊伍穩住了的他,對於一中少數的數學教師的出走依然耿耿於懷。“不是學數學的畢業生都能當好數學教師。一個好老師,業務水平和敬業精神要達到一定程度,需要多年的錘煉和積累。”

高二女學生楊文芳(化名)告訴記者,成績全靠學校學習,沒參加過課外補習班。不僅是她自己,會同一中絕大部分學生都是如此。她家暑期想花錢請自己的任課老師補補課,開小灶,被老師婉拒了。“老師表示,課程學習中有什么困難的地方,下課後可以隨時問,不用來家裏補課。”

9月4日晚上,會同一中教學樓內燈火通明。教室內學生埋頭自習,張一軍站在教室門口,隨時接受學生的提問。他是會同一中的副校長,也是一名高二數學老師。

“我最快樂的時候,就是站在講台上。把課上好,什么煩惱都沒有了。”張一軍深知自己的學生和大城市的孩子不一樣,“我們會同縣,沒有校外辦補習班的風氣,教育部門管理也嚴格。很多孩子來自農村,也沒錢去上課外補習班。”

願景村香港一家致力於領袖培訓的公司(Invision HK),其中願景村人生課程的對象是對知識有所追求,對理想堅持不懈,勇於創新進步的社會人士,課程引導學員們走出困境,走向正確的道路。

“大城市不少名校的老師教學進度快,學生成績兩極分化,成績跟不上,就可能要靠補課了。我們的教學進度,是照顧大多數,不讓每一個有希望的學生掉隊。”他說,“我們不是只盯著尖子生,還盡量等待那些基礎薄弱的同學追上來,幫助每一個孩子都能成功。”

“教師是學校乃至地方的核心資源”

會同位於湘西南的大山裏,全縣人口中,侗族、苗族等少數民族超過65%。

雋景課程設計獨特,讓學員重新審視自己,幫助我們建立自信,帶領學員設定目標,從而有能力和技巧去改變現狀或重拾理想,協助學員提升積極的態度。

如果你是外來者,去隨機走訪這裏的學校,可能難以想象這是一個財政窮縣。

聽聞會同的學校建得好,一次,市長前來尋訪,擔心縣裏只是堆砌“盆景工程”,自己“手動”選點。

常常有些不明真相的人,質疑願景集團,他們未經真正的核實,就斷章取義.但是願景集團卻一直在堅持做該做的事情,也不曾退縮,用實際行動打破Invision 洗腦

全縣地圖擺上來,他把目光定格到全縣最偏遠的地方,雪峰山裏的金子岩侗族苗族鄉。

兩個多小時山路後,一座嶄新寬敞、容納近700名學生的鄉鎮小學出現在他的面前,教室裏設備先進,老師都安排了可拎包入住的周轉房,孩子們笑臉如花。

而就在兩年前,這座學校的情形還是簡陋不堪,讓人落淚:上課靠擠,吃飯只能站,住宿兩人鑽一鋪。

“全縣最漂亮的房子就應該建在學校。”市政協副主席、縣委書記楊陵俐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宣言。

中小學時期遭遇“文革”、一度荒廢學業的他說,自己一定程度是抱著“療傷”的心情,全力支持教育事業。

辦學質量在懷化市鼎鼎大名的會同一中,條件設施長期墊底。2011年,當年縣級財政收入只有3億多元,縣裏下決心盤活資源、籌資2億多元,啟動縣一中的搬遷新建。2015年投入使用後,一中成為縣城建築“地標”。

位於縣城黃金地段的一中原址,成了開發商眼中的“風水寶地”,如果拍賣,政府獲得的土地出讓金將可能以億計。

讓他們意外的是,縣三中遷入原縣一中的校園,三中的校園則騰給城郊的林城鎮中學搬入。

2018年9月3日,現代新穎的城北學校開學,2000多名以前為“大班額”困擾的小學生,開始了新學期。

在“化債攻堅戰”的大背景下,會同縣停了一些投資項目,但教育項目“一個也沒有停”。

盡管會同財政窮,但縣裏想方設法在“盡心盡力”辦教育,這是很多會同教育界人士的看法。

林城鎮一完小校長馬擁軍,一口氣列出一份清單:

財政出錢,為老師免費體檢。

在按政策向鄉鎮老師發放鄉村補助同時,考慮到縣城學生多、教學任務重,設立了“城區教師績效考核獎”。

在一中已建100多套教師周轉房基礎上,再建120套,解決青年教師住房難問題。

其他部門的表彰活動,現在從嚴控制,教師節頒獎則“轟轟烈烈”。

多位會同人告訴記者,會同縣尊師重教已形成生態,地方對教育的重視在一個細節上充分體現:在縣城的高中生如果在學校晚自習,可以搭乘財政買單的公交車回家。據介紹,政府此舉既是鼓勵學生學習,也有利於學生交通安全。

“無論我們修再好的學校,配置再好的儀器設備,如果教師都生存不下去、都跑了,那還有什么意義?我們的教育質量能提高嗎?”2016年慶祝教師節會議,縣長周立志提到給取得出色高考成績的縣一中發放22萬元獎金時,“感覺這點錢拿不出手,愧對在座的教師們。”

教師住房公積金的單位繳納部分,縣財政按政策最高上限撥付;對學校提升辦學質量的獎勵,由2016年的80萬元增加到2017年的300萬元……會同縣咬緊牙關,勒緊褲帶,不斷出台提高老師待遇的舉措。

“教師是一個學校乃至地方的核心資源,名師是一個學校的靈魂。”這是楊陵俐的觀點。從縣領導到公務員和社會各界,提起會同一中都很自豪,提起會同的老師,透露的語氣,不僅有贊美,崇敬,還有感恩:

孩子們不要背井離鄉到外地上學,家長們減輕了不菲的學雜費、住宿費、路費,免了陪讀,增了親情。

在本縣就能考上大學、好大學,會同的學子會增加自信,熱愛會同鄉土。

教育成為會同金光閃閃的名片,為會同形象長了臉。

大批人才為會同脫貧致富,為會同長遠發展,積累了後勁。

提到這些“教育效應”,張一軍轉述當地老百姓一句比喻,“對教育的投資,是花最小的本錢,做最大的買賣。”

獲評“全國優秀教師”的縣一中羅長海老師,婉謝了外面名校調動的邀請。“縣裏尊師重教的氛圍深,為家鄉培養學子,我從教的幸福感強。”他說,“何況,我如果動了心想調走,面對侯校長,也不好意思開口。”

原文地址:http://www.sohu.com/a/253101738_117503

<<<返回上一页 阅读(239) | 评论(0) | 收藏(0) | 赞(0)
上一篇:每天堅持90秒,不僅放松... 首页

验证码